“2023新春庆典”活动在马来亚大学举行******
中新网吉隆坡1月19日电 (陈悦 魏源)“2023新春庆典”活动17日在马来亚大学校内举行。活动由马来亚大学孔子学院与马来亚大学国际学生中心(GEM)联合举办,吸引各界嘉宾和马大师生500余人参加。
欧阳玉靖(左)和哈姆迪(右)在品茶 魏源 摄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欧阳玉靖和马来亚大学校长哈姆迪教授参与当日活动,他们共同欣赏了二十四节令鼓、川剧变脸、功夫、民乐演奏等中马精彩艺术表演。欧阳玉靖还慰问了中国在马留学生及孔子学院中方教师和志愿者。
当日活动现场还设有中华文化体验区。活动参与者不仅可以赏字、品茗、下笔挥春,还可以和孔子学院老师学习剪纸、学做中国结、创意灯笼。在春节文化百科角,人们通过图文进一步了解中国农历新年的传统习俗,并写下新年美好祝福贴于心愿墙。中国传统服饰体验角吸引了众多传统服饰爱好者试穿汉服、拍照留念。最吸引现场来宾的还要数美食角,大家对地道的水饺、点心等中国美食赞不绝口。
马大老师体验剪纸 魏源 摄欧阳玉靖在当日活动致辞表示,过去一年,中马两国携手克服疫情影响,经贸合作实现历史性突破,教育交流合作扎实推进,人民友好进一步升华。今年是中马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双边关系发展将面临新的机遇。希望马大师生乘此东风,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同中国加强交流。欢迎马来西亚各界朋友通过孔子学院这扇中国之窗,感知中马多元文化,结交志同道合朋友,多到中国去走走看看,亲身感受中国魅力。
哈姆迪教授表示,马来亚大学孔子学院是马中教育交流合作的成功典范。学院自2009年成立以来,为马来西亚各地超过5万名学生教授中文,并凭借优异的表现于2019年被评为全球先进孔子学院。本次活动是孔子学院成立以来举办的最大规模新春庆典。希望孔子学院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促进马中双方在学生交流、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等各方面的合作。(完)
【新闻随笔】春节广受关注,“中国风”带暖世界****** 作者:董川(北京语言大学联合国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中国农历新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最热闹、最喜庆的节日,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从非洲埃及到南美洲巴西,从纽约帝国大厦到悉尼歌剧院……刚刚过去的中国农历新年在世界各地掀起了“中国风”,世界各地的人们纷纷加入欢庆中国农历新年的行列,享受春节文化,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中国农历新年之所以引起世界广泛关注,首先要归结于中国经济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据统计,2013至2021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38.6%,超过G7国家贡献率的总和,是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联合国近日发布的《2023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预测,受多重因素交汇影响,2023年世界经济增速将从2022年的约3%降至1.9%;但中国经济增长将会加速,预计达到4.8%,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龙头。 中国农历新年之所以引起世界广泛关注,离不开海外华侨华人的贡献。国家有需要时,华侨华人总是第一时间驰援。华侨华人对中国的贡献贯穿了从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一直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全过程。海外华侨华人是中华文明和中国文化最重要、最直接的传播者和展示者。每逢中国农历新年之际,海外华侨华人都会举行巡游、展览、音乐会、庙会等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向世界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目前,中国农历新年相关民俗活动已走进全球近200个国家和地区,有约20个国家将春节列入该国整体或部分城市的法定节假日。如今中国农历新年已成为世界性的节日符号,成为各国人民了解和感知中国的一扇窗口。 中国农历新年备受世界关注是一件好事,有助于让世界各国人民更多了解中国文化,更加清晰地感知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但是在庆祝过程中,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精心挑选和准备庆祝形式和内容。我们很高兴地看到中国书法、民乐、绘画、剪纸、武术、茶艺等优秀传统文化,通过中国农历新年呈现给世界各国人民。但我们也看到有的地方在庆祝活动中出现了一些封建迷信的内容,由此给海外观众带来的感官效果值得反思。 二是在庆祝活动中要更加注重内涵挖掘和文化诠释。中国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是中国人民生活情感的共同表达,承载着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其中蕴含的天人合一、慎终追远等人文精神厚重绵长。除了在形式上展示,还需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向海外民众多渠道诠释中国传统节日厚重的历史感和文化价值。 三是加强文化的双向交流。既要大力弘扬农历新年等本民族节日文化,也要积极学习吸收其他民族和国家的节日文化,推动文明互鉴。文化交流是国家间交往的桥梁,只有双向互动、双向流通,才能实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光明日报》( 2023年01月31日 02版)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